电脑与信息技术

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信息技术是实施新课标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体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

引 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在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对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着一些困惑和不同的见解,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有人认为搞信息技术就要强调搞硬件建设、课件制作;做课件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效果--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我们要研究,有必要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一定的共识。在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和课件的设计制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进而明确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的方向和方法。我想,我们应该在下列问题上探讨研究,形成一定的共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会有哪些特点?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组织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到底有哪些优势、如何在教学过程 中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课件应做成什么样子、做课件是不是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一、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对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改革,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1. 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4. 强调语文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 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6.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课程面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7. 强调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8. 重视汉语言文字特点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9. 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培养;10.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1. 强调多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拓宽、跨学科学习、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12. 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3. 强调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的平等对话。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实施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改进教学手段,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如何处理好语文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也就是。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全面的、系统的。这表现在信息技术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手段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进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系统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如数字化编辑、数据库管理、检索)、教学内容的呈现(如多媒体的应用)、知识间关联(超连接和关联技术的应用)、教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审美因素,运用音乐、动画、制成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场景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师、学生间的交流(如网络工具平台的应用)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的全面系统的应用。

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外国诗四首·篱笆那边》为教学内容作了一节研究课,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一点初步思考和探索。